《陈情令》口碑爆棚,收获了无数书迷的喜爱。然而,近日网络上出现了对于作品的一些争议。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,便是青灯肉、误佛、江澄三个场景。于是,就有人开始怒斥编剧乱搞历史、侮辱佛教等等。究竟这些说法是否属实?还是因为对于佛教文化、历史文化不了解而产生一些误解呢?
我们先来看看青灯肉这个场景。在世道乱世之际,为了让魔羊城重回正轨,江澄决意为“降魔谏士”青灯肉献身,祭奠鬼神,以达成美好愿景。这一做法其实并非没有历史依据。在古代,青灯肉是北方一些民间信仰的节日活动,是人们向神明祈求平安祥和的方式之一,因此并无违背佛教教义之处。
误佛则是指江澄为了降服魔妖,替明教族中的上明所扮演的三只神鹫制造“虚妙丝罗”,并放进了清修寺。这种行为究竟是否触犯了佛教的禁忌呢?其实,“虚妙丝罗”并非佛教封杀的物品,然而,佛教中确实有“交玉不如交善缘,贡香不如贡清净”的说法,总的来说,广种善缘、积累功德才是佛教徒的荣辱观念。但是,江澄这种行为也有正面的意义,即扫除异己,保护百姓,这与佛教教义中保护弱小、摆脱困境也是一致的。
江澄的性别也被一些观众质疑,因为在原著《魔道祖师》中,他是个女性。但是,编剧在沟通了原作者后,改变了这一设定,让他变成了男性。这样做,也是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,让他更符合情节需要。
在争议中,其实可以看到很多人的热情和关注度,在这个商业化、娱乐化的社会,能够引发这么多关注也是不容易的。唯有在理性、客观的前提下,才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解读这一作品,更好地享受其中的精彩与感动。